本學會旨在提昇特殊教育教師及家長對溝通障礙教育的專業知能,增進非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對溝通障礙學生之認識與協助,倡導溝通障礙教育的正確觀念,促進溝通障礙學生身心各方面的健全發展,並鼓勵特殊教育教師研發、改進與推廣溝通障礙教育評量工具、教材教法及輔具,同時探討並改進學校內對學生溝通障礙問題的鑑定與服務,定期辦理溝通障礙教育研討會或研習活動,協助、加強溝通障礙教育專業人員及教師之培育及在職訓練等事宜。
共融教育計畫中聾及弱聽學生的社會融合情況
姚勤敏 … 繼續閱讀
視覺障礙者參與協力車活動的口述影像需求之研究
韓福榮 簡志樺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
摘要
對一般大眾而言,觀賞電視、電影,以及到戶外參與遊憩活動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但針對視覺障礙者而言,卻有接受環境訊息的困難。視覺障礙者因生理的限制需要透過口述影像服務才能了解戶外景像。因此,本研究探討視覺障礙者參與協力車戶外活動的現況,以了解視覺障礙者口述影像服務的需求。… 繼續閱讀
中國大陸地區低視力學生教學現狀及未來建議
李龍梅
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
一、背景
隨著特殊教育的發展,視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越來越精細化,針對其不同的視力殘疾情況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是特殊教育的根本任務。2006年中國統計得出全國大陸地區現有視力殘疾人約1233萬,其中低視力約733萬,占總數的59%,由此可見,低視力人群的教育、康復是特殊教育學校、視力康復醫療機構乃至全社會都應該更加關注的問題。
追溯中國視障教育的發展歷史,從1874年蘇格蘭聖經工會的傳教士威廉.穆瑞(William Murray)在北京設立第一個盲人學校、開創中國現代特殊教育的新紀元起,到上個世紀80年代,在近百年的時間裡,人們一直沒有考慮到不同程度視力兒童的專門教育和分類教學,低視力兒童無論其視力殘疾程度如何,只要進了盲校,對他們教育就是“一刀切”,其教育、康復問題都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直到1985年,中國低視力專家孫葆忱教授率先在上海盲校進行低視力生與盲生分班教學的試點,中國低視力學生的教育問題才逐漸引起關注。隨後,北京、南京、成都、青島、重慶等各大盲校也進行了這方面的教學嘗試。不過,這個時期低視力教育的重心都放在漢字教學上,而視功能康復訓練大都還處於探索階段。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黨和國家對特殊教育事業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尤其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中發〔2008〕7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於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09〕41號)等一系列檔的貫徹執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頒佈實施,進一步將特殊教育納入國家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大局。全國約36所盲校、近100所帶有盲班的特殊教育學校在校舍、基建、校園環境和文化建設、教學設備等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低視力兒童的康復、教育問題也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從2002年起,在德國米索爾基金會的援助下,中國先後有3批學校成為了中德合作專案“中德視覺教育”的專案學校,這個項目的宗旨主要是對低視力學生進行視功能的康復訓練,以提高他們的功能視力。近10年來,在外國專家的引領下,專案學校的老師們系統學習了低視力的相關知識,轉變了原有落後陳舊的教育觀念,結合各自學校的特點開展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引領中國低視力教育邁入了一個新時代。可以說,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到現在短短的二十幾年的時間裡,中國低視力學生的教育有了飛躍的發展。
… 繼續閱讀
從神經行為學角度分析視覺皮質損傷個案
… 繼續閱讀
中國大陸視障教育師資培育制度之歷史研究-盲校附設師範班之考證
袁東
浙江省寧波市盲童學校
摘要
本文詳細考證了中國視障教育師資培育制度之歷史沿革中的盲校附設師範班辦學狀況,首先介紹了中國九龍、南通、長沙、上海、南京、成都、昆明和北京八所盲校(盲啞學校)設立師範班的基本情況,接著從培養目標、辦學時間、性質、學制與學歷、招生狀況、入學形式、課程體系、師資、畢業生的出路等九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最後總結了盲校師範班對中國近代盲啞教育重要貢獻,提出了盲校師範班對當今特殊師範教育的借鑒與啟示。以史為鑒,古為今用,期待建立本土化的新世紀中國視障教育師資培育理論與實踐體系。
關鍵字: 視障教育師資培育制度、盲校附設師範班
中國視障教育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近代視障教育師資培育制度歷史沿革來觀察:從無人擔當到盲校自行培養,從無師自通、師徒傳授到師範教育,從初等師範帶中等師範,從特殊教育師範到融合教育師範,從洋人師資到國人師資,從國內學歷到國外留學。值得關注的是,培養失明學生成為視障教育教師,是中國近代盲校附設師範班的辦學目的。回顧並考證這一段中國視障教育史,可以總結一些罕為人知的史學軌跡,可以為如今盲人特殊師範教育提供借鑒。… 繼續閱讀
聽障兒童學習障礙及學習風格偏好的研究
李展文
廣州市聾人學校
摘要
臺灣學者把學習障礙定義為在聽、說、讀、寫、算等能力與運用上有顯著的困難者。教學中發現,伴有學習障礙的聽障兒童比例較大。他們智力發育並不遲緩,但表現在聽、說、讀、寫、計算或是推理能力等特定的學習和使用方面顯示出各種各樣顯著困難的狀態。我們認為簡單的問題,往往他們要付出巨大的精力仍難以做到。當普遍認為簡單的事情變成艱巨,對聽障兒童就會造成持續的負面影響,自信心會降低,挫敗感會使他們變得孤獨或自卑及產生煩惱及沮喪。這些都會時刻左右著孩子的生活,從而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本文從界定聽障兒童學習障礙主要類型入手,對學習障礙歸因和聽障兒童教育理念進行了更新,認為聽障兒童出現學習障礙並非是生理障礙不利條件的直接結果,聽障孩子是可塑造和教育的。通過對聽障兒童感知特點進行分析,提出了研究孩子學習風格偏好的輔導教育策略,創建最少限制環境,讓孩子排除學習障礙,在最近發展區內獲得最大限度的進步。
關鍵字:學習障礙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