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

本學會旨在提昇特殊教育教師及家長對溝通障礙教育的專業知能,增進非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對溝通障礙學生之認識與協助,倡導溝通障礙教育的正確觀念,促進溝通障礙學生身心各方面的健全發展,並鼓勵特殊教育教師研發、改進與推廣溝通障礙教育評量工具、教材教法及輔具,同時探討並改進學校內對學生溝通障礙問題的鑑定與服務,定期辦理溝通障礙教育研討會或研習活動,協助、加強溝通障礙教育專業人員及教師之培育及在職訓練等事宜。

教師視野中的聾校多重障礙學生的言語康復教學現狀與切身實踐碰撞

(如欲下載原始檔案,請於此按右鍵另存檔案。)

教師視野中的聾校多重障礙學生的言語康復教學現狀與切身實踐碰撞

何添培

廣州市聾人學校

摘要

    本文從聾兒國家培養目標的角度,觀察到身邊多重障礙學生的言語康復訓練與教學的缺失,運用聾兒言語康復的有關理論,以及多重障礙孩子心理康復的技巧,對多重障礙的聾生進行看聽能力提高的教學研究工作,經過自2004年以來的教學實踐研究,結果表明多重障礙聾生的看聽說能力並不是一般人所看待的那麼消極,以至於在教學和訓練中忽視和怠慢多重障礙學生的言語康復工作或者是教學工作。多重障礙的聾生,只要訓練得當,言語康復能力一定得到提高,甚至在教學常用語方面的看聽能力明顯優於那些沒有進行強化訓練的普通聾生。

關鍵字:多重障礙  聾校  言語

 

根據中國的聾校教育目標“補償生理缺陷”的說法,補償聾生的言語能力,不僅成為眾多聾生家長的目標,也成為聾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目標。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當前形式的變動,每家聾校陸陸續續地重視起聾校教育中的新領地——多重障礙聾生,僅廣州市聾人學校,2012學年就擁有五個多重障礙教學班,小學1個,初中3個,高中1個;上海四聾,在2011年春,陳校長的一節“聾校語文教師培訓”全國語文公開課中,也曾展示過隨班的多重學生語文教學活動。這無論是從教學管理的角度,還是從教學實踐的角度,單列開多重障礙學生進行教學管理研究,還是言語康復補償研究,亦或是廣州聾校2003年5月開展的《聾校多重障礙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課題研究,對於多重障礙學生來說,都是一個福音。

 

一、“我不能說”成為多重障礙學生一個真實的“謊言”

很不幸的是,“我不能說”、“他(她)不會說的,老師您不用理他(她)了”等每每成為多重障礙學生婉拒教師要求他們開口說話的一個無奈的藉口,其實從日常教學生活中觀察,這並不是多重障礙學生特有的現象,在普通聾班聽力損失在90db以上的學生,80%以上交流全部打手語不開口交流,更不用說是聽到有聲語言了,尤其是中高年級,這種情況令聾校教育教學工作者痛心。

不僅教師感到憂鬱,學生也是苦悶,家長也難受。就在這篇文章寫作的昨晚,一位廣東普甯的學生家長,在電話中透露出不惜花費鉅款也要給自己已經18歲兒子做人工耳蝸的資訊,當她從聾兒康復和教學眾多老師和專業人士的口中得知,已經錯過最佳時期時,懊悔萬分。由此從各方各面,可以反映出言語康復和聽力補償,是解決當前聾校教育的重要出路。對於處於底層的多重障礙學生來說,這一點同樣很重要。

(一)不會看說成為自卑的來源

多重障礙的學生,由於他們的學習接受能力受到自身多重障礙的影響,在言語康復中,與同類的聾生相比,處於不利的地位。從現已存在的教學事實中,看到多重障礙的學生在與普通聾生同等條件下,他們言語康復的短期效果不好,有的不敢說,接而惡性循環,乾脆不說,在若干時期後,即使有意者有心對他們進行精心策劃的言語康復訓練或者是教學工作,又或者是生活化式訓練,他們要麼強硬拒絕,要麼恐懼退縮,這都成為他們自卑的來源。

2004年廣州市聾人學校第一批按照量表測評還有綜合評估而科學組合的多重障礙聾兒班形成,當時的二年(4)班就是其中一個,由於要考核聽話(看話)能力,同學們又不能很好地掌握,不會說,說不好,看話不好,聽話也不好(最好的一位學生補償效果53.3db,也沒有達到聽覺“緊要區”,60%以上學生沒做聽力補償,聽損85db以上,幾乎都是一、二級聾),在前兩個月,很多學生表現出無膽量,畏首畏尾,隨聲附和等的自卑表現,直至到後來教師採取提高言語康復能力的措施,發展了聽話(看話)能力,他們的自卑傾向才得到遏制。如果當初教師忽視言語康復教學工作,從當時已經嚴峻的教學環境來說,不難推斷言語康復的工作將會成為生產多重障礙學生新障礙的發源地。

(二)訓練的缺失使言語康復失去了支撐點

在這些年走訪到的眾多聾校中,除個別聾校外,很多聾校都有言語訓練缺失的現象,無論是從課堂上教師對學生言語的矯正和鼓勵,還是從日常碰面對話時的刻意生活有聲語言的培養上,言語康復的重視程度和切實投入遠遠不夠。

“無事發生就好”,“學不學也無所謂”,這些持有多重障礙班級教學工作意見的部分教師和主管的看法,或許說這只是個別現象,但是結合學生言語康復發展的狀況,還有國內已經有相當一部分聾校改旗易幟——推向雙語教學來看,這就不再是個別的現象了,起碼反映了言語康復工作者對學生言語康復信心動搖,轉顧而盼他了。

在多重障礙班的看聽訓練中,有的老師不重視,或者是又不採取有益措施補償學生的聽力缺陷,而是用順序默寫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小動作方式致使學生躲過言語康復領域的看聽能力和說話能力發展的學校期末考核,這對於老師個人的效益評定來說,或許有點作用,但是對於學生成長來說無疑是徇私作弊,禍害不淺。一旦學生的言語康復工作出現鬆動,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對於這樣的現象,上海的季佩玉前輩和廣州的簡棟樑前輩不止一次地做出呼籲,要給與學生更多的說寫機會和言語訓練的機會。河北的《護理實踐與研究》2006年02期,強調聾兒的言語康復要通過專業的強化訓練才能達到,這種說法與國內主張口語化的專家和教育前輩的思路是一脈相連的,這說明言語康復的訓練或是教學工作不得半點馬虎。

言語康復和訓練或者是教學工作,正如同季老所說,也如同中山一個民辦特殊學校的某點做法一樣,只有腳踏實地地練,練,練,效果才能出來。香港一出色聾兒在他的著作《樹與根的對話》對話中,不止一次地描述言語康復的艱辛,這也說明了聾人只有靠專業的高強度的訓練才能很好地補償自己的生理缺失,多重障礙的聾兒更不應該抱著輕車熟路的心態僥倖訓練。

(三)言語環境的惡化將導致言語康復的徹底淪陷

根據教育學中環境重要性的觀點,可以得知言語環境的惡化,應當是言語康復工作舉步為艱的禍首。這個言語環境,狹義來說是學校或者是康復機構與聾兒言語溝通的環境,更小一點來說是班級或者是小組的同伴之間言語環境,廣義來說是社會與聾兒的言語環境。無論是哪個環境,就目前的態勢來看,情況不容樂觀,隨著雙語學校的不斷出現,甚至有點悲觀。

在2010年至2012年對廣州市聾人學校持續三年的言語康復無意識觀察記錄中,發現了不少多重障礙學生自我否定言語康復工作;身邊夥伴、同齡同級同學伴有同情心地附和他們“不能說”的觀點;很多家長和教師不看好孩子的言語和看聽潛力,有的甚至對已經出現的效果持質疑態度;學校管理層面的“傾斜政策”。按照這樣的氛圍,還有上文提到的問題來看,多重障礙學生的言語康復環境持續惡化,有導致言語康復徹底淪陷的危險。

從近三年走訪的南方、西部和中部一些地區特殊學校所展示的共用學習資料和課堂來看,不要說多重障礙學生,就算是一般的普通聾生,言語康復工作重視程度不夠,一是校園中宣傳言語康復的素材缺乏,沒有營造好愛說話,學說話,好看話的氛圍,二是教師對學生的言語指導不足,生活上不多見,課堂上也不常見,根據管理學中的有關目標管理原則,聾生也將會淡化言語康復訓練,練不成聽話(看話)能力。

按照現代聾教育評價多樣性的特點,重視多重障礙聾生言語康復環境的營造,補償多重障礙聾生聽損生理缺陷,將從多重障礙聾生自我良好評價聾教育的角度,促使聾教育的整體進步。

 

二、聾校多重障礙學生的言語康復工作誤區多而曲折

1911年詹姆士·卡·羅夫在《聾童》一書中對未來聾教育“未來的進步在乎研究和瞭解聾童本身……將具有個別差異的聾童分門別類”的描述,剛好應驗證著多重障礙聾班的設立,和它所走過的曲折道路。

(一)拼音教學無用論

從中國教育部制定的2011年版《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學會中文拼音……能借助中文拼音認讀漢字,學會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來看,拼音教學是以國家條文的形式頒佈下來的,具有不可刪除性。

從《聾教育教師培訓教材》第125頁中的“拼音集中在低年級進行”來看,也是強調拼音教學的重要性,必須及早開始。

從今年廣西和海南不少的老師網上發表文章,強調拼音教學是語文教學基礎中的基礎來看,失去了拼音,學生就不能很好拼讀漢字;失去了拼音,學生就無法通過音序查字法自學漢字模擬發音。

在2010年前,在廣州聾校曾因一位駐校博士生撰寫的一篇“多重障礙的聾生沒有必要學習拼音”文章,引起了爭論。在從廣州聾校“以口語為主,手語為輔”的辦學方針約束下,在以當時多重障礙七年(4)班學習拼音良好狀況展望下,在晶晶同學典型案例的感染下,在星星同學依靠拼音功能發手機短信的現實事例碰撞下,拼音教學無用論沒有蔓延下去,多重障礙班的拼音教學在艱難中堅持下去。

堅守拼音教學的底線,多重障礙聾生的言語康復不至於一瀉千里。

(二)重點聽話(看話)內容的取消論

由於聽話(看話)訓練效果的不理想,有的學校,有的老師,開始在降低聽話(看話)要求上做文章,先是劃定聽話(看話)課文範圍,接著是擬定聽話(看話)詞句內容,再接著是減量,最後淪落到紛紛建議取消聽話(看話)內容的地步。這種非傳言,而是在教研活動中擁有眾多支持者的言論,從《聾兒早期康復教育 師資培訓教材 為了聾兒的明天》一書第28頁“‘口語法’更符合聾兒的生理、心理要求……利於回歸主流社會”來說,這種言論是在弱化聽話(看話)訓練,不利於學生的言語康復。

而事實上,晶晶同學的個案顯示,一位元只聽到鼓聲、聽力損失已經不能準確用數位記錄並兼有學習情緒障礙傾向的女孩,在口語發展不理想的情況下,仍然能夠較為準確地讀唇。她的案例說明,不論是在何種艱難的情況下,只要是堅持聽話(看話)強化訓練,是能夠達到一定的言語康復效果的。多重的孩子尚且如此,普通的聾童更應該有充分的理由強化自己的聽話(看話)訓練。

(三)看話考核測評的弱化

根據人的學習遵循先易後難的規律,再結合《聾教育教師培訓教材》所描述“聾童由於知覺中聽覺成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感知的完整和深度”觀點,判斷2012學年《廣州市聾人學校統一考試監考員職責(試行)》第八條的“看話)多重障礙班可給予手勢語提示”的做法,結果必將導致多重障礙聾生選用看手勢語的方式來完成本該由憑藉殘餘聽力和讀唇能力來完成的聽話(看話)考核,達不到言語康復的效果。

從2008年到2010年對廣州市聾人學校多重障礙班(晶晶班)期末語文看聽話能力考核調查來看,主考看聽話一項的老師反應,看聽話能力考核基本在純口語的情況下進行,學生也反映主考老師沒有打手勢語,甚至沒有打聲母提示。這樣的一種考核方式,從言語訓練視覺系統的聲音存在訓練目標的角度來說,從香港真鐸啟喑學校教學原則“3.上課時,禁止學生打手語“的角度來說,是有利於學生重視言語康復工作的,有意識地培養和提高自身言語能力和看聽話能力的。制定評價標準的人員不應該只看到多重障礙學生學習困難大的差異性,更要看到他們言語康復發展的重要性。

(四)職高取消知識學科教學讓位於實踐工藝教學論

隨著政府和國家對特殊教育的重視,在廣州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廣州市聾人學校於2012年9月設立了一個多重障礙的職高教學班。在職高語文教學交流活動中,有的老師看到多重障礙學生學習語文的艱辛,多次呼籲在多重障礙班,甚至於初中年段,停止學習知識性學科,多開展實踐性技能學習活動,理由是為走向社會而準備。依據國家聾教育的具體目標“掌握基礎文化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瞭解自身缺陷及補償辦法”,這樣的觀念與聾生的自我補償發展以及掌握符合自身條件的溝通方法融合主流社會的意願是背道而馳的。多重障礙學生的言語康復,按照終身教育的觀點,言語訓練和聽話(看話)訓練不僅在學校教育階段,而且在走向社會以後,也應當主動學習,積極地學習。

從啟智教育“小步子”教學法的角度來說,完成了初中年段學習的多重障礙聾生,並沒有完全掌握初中各類知識性學科的學習(臺灣的林寶貴前輩也曾提及到聾教育步伐較普通學校遲緩的觀點),在言語康復領域沒有恢復到同年段一般聾生的水準,統和這些資訊,職高階段更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多重障礙聾教育機會,補償多重障礙學生的生理缺陷,發展聽話(看話)能力和基礎文學學科知識的學習能力(但這並沒有否定職高階段重視職業類技能學習的觀點)。

 

三、聾校多重障礙學生言語康復的機會應當是均等的以及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根據2010年溫家寶總理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促進教育公平”的講話精神,多重障礙聾生補償聽力損失的措施不能缺,他們與一般聾生一樣具有言語康復的權利,不可以以“學習困難”等諸多藉口忽視或者是取消聽話(看話)訓練以及拼音教學等。

從廣州市聾人學校多重障礙2004學年二年(4)班九年的言語康復發展狀況來看,現已是職高一年級的他們在日常的交往中,不少學生仍然堅持採用有聲語言進行溝通交往,哪怕是只聽到鼓聲的一級聾的學生,也是如此做。這樣的一個班級,有視力障礙的聾生占到8%,學習情緒障礙傾向的占到8%,行動失調障礙傾向的占到8%,智力障礙的占到17%,多動症傾向的占到8%,另有還有其他一些障礙不明顯的學生,普遍學生一二級聾。就是這樣的一個多重障礙班,在只允許聲母提示的情況下,看話(聽話)能力期末考核,依據廣州市聾人學校教導處存檔的語文教學品質分析表,連續多年來,達成率都在66%以上,有時接近99%(C類生另計)。他們不僅在教學上表現出預想中的良好狀態,而且在日常校園生活中,對於“快去吃飯”、“排隊啦”、“站起來”等等的常用簡短話語,不需打手勢語看純口語就能解讀出來,真正做到了 “口語法”的教學化和生活化。

從個別學生的言語康復發展來看,晶晶同學是個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智商60左右,聽損描述“只聽到鼓聲”,伴有學習情緒障礙傾向,具體表現為一提問就手腳僵硬,口詞不清,思維混亂,目光呆滯,嚴重時抽泣不聽,可以延續一個上午。就這樣的一位多重障礙聾生,經歷過3個月以上的輔導和系統訓練後,看話(聽話)能力已經形成一定的技巧,再過兩個學期後看話(聽話)能力已經較為嫺熟,根據該班《2004學年下學期語文教學品質分析》的記載,晶晶的看話(聽話)能力比起同班的另一位沒有進行強化看話(聽話)能力訓練的左耳聽力補償在70db的星星同學還要好,基本達到了班級的平均水準。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發現只要重視言語康復訓練,爭取到學生配合言語康復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有效地展開聽訓工作,效果一定可以呈現出來。

從多重障礙聾生家長的角度來看,學校言語康復工作的效果將密切影響著他們家庭中的言語康復工作。在2008學年上學期末的一個家長會上,語文教師當著全體家長的面,由晶晶媽媽在一課6個必掌握看話詞語“不忍心 打擾  著名   尋找  研究  微笑  鮮花”中,任挑兩三個詞語進行純口語考核自己女兒的聽話(看話)能力,結果令家長震驚和無比喜悅,她幾乎不敢相信她的女兒能夠有此聽話(看話)能力,也為自己沒有在她更小年齡時堅持言語康復訓練而自省。其實晶晶並非是班上看話最好的一批,但是她的情況更具有說服力,會引起家長們更多的共鳴。

學生的情況是不斷變化的,言語康復工作的宗旨是不能變化的;言語康復工作者和專家也可以是不斷變化的,但是言語康復工作促進聾生,也包括多重障礙聾生融入主流社會是不能變化的;如詹姆士所說“要認真瞭解認識聾童本身……聾童第一!永遠是:聾童第一!”

 

備註:本文被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2013年主辦 “中國聽力論壇”論文集收

錄,並進行大會論文交流。

 

參考文獻:

[1]廣州市聾人學校2003年5月課題研究內部檔《聾校多重障礙學生綜合能力的

培養》

[2]2012學年《廣州市聾人學校統一考試監考員職責(試行)》

[3]香港一聾兒內部著作《樹與根的對話》

[4]河北省刊物《護理實踐與研究》2006年02期

[5]聾教育教師培訓教材,季佩玉 簡棟樑 程益基,中國盲文出版社

[6]聾兒早期康復教育 師資培訓教材 為了聾兒的明天,高成華 梁巍,新華出版社

[7]2011年版《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8] 2010年《溫家寶總理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view of the training aim of deaf children in the state, observed the lack of speec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teaching the students around multiple disabilities, applying theories of speech rehabilitation, and multiple disabilities children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deaf students, multiple disabilities to read and listen to the abilit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through the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since 2004 the results show that multiple disabilities, their ability to listen and see not the ordinary people think so negative, that the students ignored in teaching and training and neglect multiple disabilities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work or teaching work. Multiple barriers to deaf students, as long as the proper training, speech rehabilitation ability is improved, even in the teaching language used aspects of listening abilit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deaf students who failed in intensive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