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

本學會旨在提昇特殊教育教師及家長對溝通障礙教育的專業知能,增進非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對溝通障礙學生之認識與協助,倡導溝通障礙教育的正確觀念,促進溝通障礙學生身心各方面的健全發展,並鼓勵特殊教育教師研發、改進與推廣溝通障礙教育評量工具、教材教法及輔具,同時探討並改進學校內對學生溝通障礙問題的鑑定與服務,定期辦理溝通障礙教育研討會或研習活動,協助、加強溝通障礙教育專業人員及教師之培育及在職訓練等事宜。

口述影像之理論與研究回顧

%E5%8F%A3%E8%BF%B0%E5%BD%B1%E5%83%8F%E4%B9%8B%E7%90%86%E8%AB%96%E8%88%87%E7%A0%94%E7%A9%B6%E5%9B%9E%E9%A1%A7
%E5%8F%A3%E8%BF%B0%E5%BD%B1%E5%83%8F%E4%B9%8B%E7%90%86%E8%AB%96%E8%88%87%E7%A0%94%E7%A9%B6%E5%9B%9E%E9%A1%A7 %E5%8F%A3%E8%BF%B0%E5%BD%B1%E5%83%8F%E4%B9%8B%E7%90%86%E8%AB%96%E8%88%87%E7%A0%94%E7%A9%B6%E5%9B%9E%E9%A1%A7

(如欲下載原始檔案,請於此按右鍵另存檔案。)

口述影像之理論與研究回顧

劉芷晴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摘要

本文主要介紹「口述影像」之發展源起及回顧國內外與口述影像主題相關的文獻,目前國內外相關之研究均較著重在電視節目、戲劇、表演等方向的口述影像服務,尚缺乏在教育方面之運用的探究,期待未來口述影像的研究能朝向結合視障教育方向來發展。

 

壹、前言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白是什麼白,人們說的天空藍,是我記憶中那團白雲背後的藍天”

悠美的旋律搭配著動人歌詞背後的愛情故事,蕭煌奇在這首「你是我的眼」中,充份流露出視障者對看不見世界的一切影像所做的詮釋。為何眼前的黑不是黑?究竟你說的白是指什麼白?而天空藍又是怎麼一回事?在視障者,尤其是全盲者、先天失明者的世界中,這一切明眼人所創造的視覺性描述,無論是色彩、光影,乃至於一個動作、眼神,都不是容易以非視覺的方式來體會經驗到的。生活中的視覺影像,明眼者該如何透過非視覺以外的其他方式傳達給他們?他們對於這樣的傳達又能吸收多少?效果如何?每當思考到這些議題,傳播學中「口述影像」的理念就會浮現在我腦海中!

什麼是「口述影像」?「口述影像(Audio Description, 簡稱AD)」,是指在節目中對白停頓或本身之敘述暫停處,在不干擾原節目的聲音和對白部分成音的原則下,對影像節目中出現之視覺成份加以解釋與描述(Cronin & King,1990)。口述影像的概念係透過明眼者的口述協助,使視障者能藉由口語的說明更加掌握住影像所呈現的內容,應用在電影、電視節目、影片的觀賞上,自1980年中期後,此構想已開始出現,也陸續有不少相關的服務提供以及研究。然而,視障者不僅僅是在觀賞影片時需要口述影像的服務,如前所述,日常生活中亦有太多視覺訊息的掌握需要透過明眼者口述來傳達;相對地,視障者的學習歷程也是如此,極可能需要教學者各式的口語描述來補充一般教材或課程中無法藉由視覺管道傳遞的部分訊息。

在過去視障者學習過程中,遇到需要視覺影像教材的部分,處理方式往往是「替代」,也就是將平面的圖片製作成立體的教輔具,讓視障學生以觸覺的方式來體驗這些視覺空間的抽象概念或經驗。然而,觸覺與視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經驗方式,在視覺經驗中可以掌握住整個由動態關係而呈現的意義,這些關係所構成的形狀與線條,正是形成我們對物體有完整概念的重要素材;而觸覺則只限於肌膚與物體的接觸,所得到的知覺是物體籠統的概念(鄒品梅,1983)。這正如「盲人摸象」的故事所示,視覺是整個面的統合認知,但觸覺只能靠點和線,即使統整起來也不見得是完整的;更何況生活中也有太多經驗是無法以觸覺體驗的。

周掌宇(2000)運用梅洛龐蒂的論點而提出「視障者可以透過『語言』來學習視覺概念」,他在論文中也舉證了兩個真實案例:牛津大學著名的盲講師桑德森,是光學權威,雖然他從沒看過任何東西,卻對空間的理論知識與概念了解透徹;蘇聯的龐屈耳根博士,是一位數學家,從小學習數學是靠媽媽將黑板上的符號及圖講解給他聽。這些例子說明了視障者可以透過語言形構出正確的視覺概念。此外,楊宜甄(2003)分析視障者的文本作品中感官經驗的結構,其中在審美體驗的分析中指出,先天失明者需要用語言去建構對於視覺的認識,因此對先天失明者而言,語言的位置是先於被世界包圍的事實,正是藉由語言的橋樑中介,世界上的許多不可觸、不可由非視覺感官替換的體驗才得以展開。

既然語言在視障者的學習中扮演的角色如此特殊,那麼視障者如何透過語言來學習就是值得深究的議題,以下介紹「口述影像」之發展源起及回顧國內外與口述影像主題相關的文獻,借以思考其在視障教育之運用方向。

貳、口述影像之發展源起

口述影像是指在對白之間插入的額外的描述,其描述的內容包括動作、肢體語言、臉部表情、場景、戲服……等任何能夠幫助視障者對故事情節更加了解的描述。此服務主要提供在電視、影片、DVD、電影院、劇院、運動場,以及博物館(Whitehead, 2005)。

Snyder(2005)將口述影像的源起作了詳盡的說明:口述影像最早發展於美國,是1970年代,加州舊金山Gregory Frazier的碩士論文主題,Frazier是第一個發展出口述影像概念者。然而,在更早之前,1964年,一位全盲的教育部職員Chet Avery,聽聞有針對聽障者製作影片字幕時,即建議視障者團體應該也提供視障者口述影像的服務,但當時團體組織均致力於視障者的求職問題,此議題並未受到重視。而後,在1980年華盛頓第一個非營利性的劇場—Arena Stage負責人Wayne White召集了一群人討論劇場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議題,之後Metropolitan Washington Ear開始提供口述影像的服務。

口述影像的理念是將視覺影像轉換成聽覺語言傳達給視障者,因此它也成為了視障者的「另一個眼」。Freitas和Kouroupetroglou (2008)彙整所有口語發音的視障生活輔具,其將電視口述影像服務也納入為其中之一,可見口述影像服務是視障者無障礙生活的一環。此外,口述影像在概念上已符合全方位設計的理念,Udo和Fels(2010b)即逐條檢視全方位設計的要項,具體說明了聽障者的字幕服務及視障者口述影像服務符合全方位設計(universal design)的七項原則(公平使用、彈性使用、簡易及直覺使用、明顯的資訊、容許錯誤、省力、適當的尺寸空間供使用)。而更有文獻指出可以將口述影像的方式運用在一般學生的讀寫教學方面,學生均能獲益良多(Hoffner, Quinn & Deasy, 2004; Hoffner, Baker & Quinn, 2008; Snyder, 2005)。由此可見,口述影像不僅只能為視障者服務,更是為所有人的服務。

參、國內口述影像之

目前國內進行口述影像之學術研究者,主要以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趙雅麗教授的研究為首,其於1998年至2003年陸續主持與口述影像相關之國科會專案計畫研究,並於2002年出版國內第一本口述影像學術專書–「言語世界中的流動光影-口述影像的理論建構」(趙雅麗,2002c),茲將其有關口述影像之研究內容及發現作一概要整理,並依年代排列。

首先,是有關口述影像是「翻譯」或是「再現」的討論,意即,口述影像究竟是一種符號與符號之間的翻譯,或是一種符號對另外一種符號的再現?如果意義已經被某符號以某種形式賦予,那麼將這種意義以另一種符號陳述出來,就是「翻譯」,以此角度來看,電影的意義已經被導演以視覺符號形式所賦予,所以口述影像只是將電影中畫面轉述成文字陳述出來,這就只是翻譯;然而,翻譯的工作中,英文小說被翻譯成中文,它仍是一部小說,一種語言的詩被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它也還是一首詩,其保留原來的形式與文體,但口述影像是將一部可以看的電影翻譯成只能聽的電影,那這部用口述影像呈現的電影還算是一部電影嗎?如果它不算是電影,那這樣的轉述形式能稱為翻譯嗎?此處,趙雅麗(2002a)認為,對視障者而言,口述影像的意義比較接近「再現」,甚至更接近「表現」,但對明眼人而言,口述影像的意義比較接近「翻譯」,因為明眼人與視障者基本上是使用兩種不一樣的符號系統;因此,口述影像究竟是「翻譯」或「再現」,其主張它是界於「翻譯」與「再現」之間,而「翻譯」、「再現」到「表現」之間的變化,並不是有絕對的標準界線,而是一種連續性的光譜關係,如圖一。

 

 

 

圖一  從翻譯到再現的光譜示意圖

 

資料來源:趙雅麗(2002a):口述影像:一個翻譯與再現觀點的對話。新聞學研究,70,127。

其次,談到口述影像的理論建構,趙雅麗(2002c)詳盡地討論了電影口述影像所面臨的符號問題,由於一般觀眾(明眼者)是以視覺符號來理解,而視障觀眾是以言辭符號來理解,於是轉述作者(口述影像者)在將視覺符號轉述為言辭符號時即面臨了許多問題,並將這些問題分為三個層次討論:訊息感知層、符號表意層(明示義層)、美學符碼層(隱含義層)。除了電影的元素之外,研究者認為其所討論的符號差異,其實也間接等同於視覺與聽覺管道接收訊息的差異性。在其他篇章文獻也不斷重覆討論視覺符號與言辭符號的差異及其轉換,並將口述影像視為跨符號研究的典型代表(趙雅麗,2003a;趙雅麗,2006)。

此外,再談到電影的敘事與口述影像敘事之差異,趙雅麗(2002c)認為口述影像的敘事文本與電影的敘事文本之論述形式不同,如前所述,一般電影敘事的論述形式,應用了多元的符碼,包含視覺、聽覺以及電影特定的結構符碼;然而口述影像電影敘事之論述僅能以言辭符號,透過聽覺管道來傳達與表意。但在口述影像的立場是希望對視障者仍能達成與一般電影特殊之故事與論述相同的觀賞效果,因此,口述影像就是欲透過不同的文本,來達成相同之故事及論述的效果,這也正是口述影像研究的核心。

而在口述影像的實驗研究方面,趙雅麗(2003b)透過實驗調查,針對兩所啟明學校視障生進行卡通影片口述影像版之理解效果測試,探討有無口述影像的協助下視障生對卡通理解效果之差異。其研究結論提出卡通節目的口述影像製作應注意的幾項原則:

1.卡通的情節簡單,對其故事的理解即使缺乏影像訊息的說明,仍可自行由聲音訊息所獲得的線索進行意義的連結與填補,因此,如何藉由故事的趣味性,提供視障者更豐富的視覺知識刺激,並進一步創造所謂「互文網」的聯繫效果,應是口述影像在達成讓視障者「聽懂故事」的目標以外更重要的製作思考方向。

2.視障學生「媒體識讀能力」缺乏是口述影像描述時要注意的問題,所以在口述影像描述的整體結構上,除了必須注意「媒體識讀」因素對影片理解的影響外,也必須於平時就加強視障者「媒體識讀能力」之培養等目標的規劃。

3.口述影像描述的理解效果,並非單純僅是一種在即有聲音訊息下「疊加」上去的意義,由於口述影像的描述會導致資訊量、資訊結構的差異,視障者必須採取完全不同的理解策略,所以在口述影像的製作上(尤其卡通),必須重視口述影像描述所形成的主導性影響,以適度平衡口語描述的訊息及既有聲音符號間的訊息搭配。

另外,謝青樺(2003)亦以實驗研究的設計,從認知心理學與敘事理論出發,比較明眼與視障兒童對收看電視卡通的認知機制。其發現如下:

1.在無畫面及口述影像協助之「一般電視卡通」收視效果上,不論視障兒童或明眼兒童,均在核心事件情節、聲音訊息清晰之劇情上掌握較好。

2.視障兒童在「符合故事基模的典型情節」、「特有之媒體表現手法的聲音訊息」上比明眼兒童有較好的掌握。

3.在「口述影像版卡通」收視效果上,兩受試組對劇情的掌握皆顯著提昇,其中視障兒童對若干情節掌握較差,大都是由於「語言理解」和「視覺經驗」的不足,以致影響其對口述影像描述的理解,以及進一步組織與連結其他劇情訊息進行推論的能力。

4.視障兒童善於利用電視中的「音效」作推測,此類「非語文」(心像)的編碼機制,屬於視障兒童特有的「精緻化」記憶處理策略。

5.在「媒體互文性」的影響下,儘管單憑聽覺媒體的使用,視障兒童也可逐漸建立與視覺媒體相通的基模(如:故事基模),並能成熟地運用作為猜測劇情的機制。

、國外口述影像之

研究者以「Audio Description」及「Video Description」作為主題或關鍵字,在EBSCOhost電子資料庫的檢索系統中查詢原文資料,結果所得之學術期刊相關文獻為數不多,茲將其重要文獻探討或研究內容及發現作一概要整理,並依年代排列。

Peli、Fine和Labianca(1996)進行實驗,研究盲人及明眼人聆聽有無口述影像電影的成效,其針對25位視障者(低視力者)及24位明眼者觀賞有口述影像的電視節目片段,以及另外29位受試者僅以聆聽方式欣賞節目的聲道部份,觀賞後讓受試者進行相關的節目內容問答。其結果發現,明眼受試組表現最好,其次是視障者,最後是僅聆聽聲道部分的受試者;但所有的受試者表現都在預期水準之上,可見雖然視障者可以利用口述影像的方式來獲取節目中的影像訊息,但也有部分訊息是來自於原來節目本身的聲道訊息。此研究結果也可瞭解有部分口述影像的訊息太過多餘,視障者有部分的影像訊息是已經可以從節目原聲道的部分獲取的;也可說口述影像未來應該更加著重在描述那些完全不能藉由聲道部分來獲得的影像資訊。

Schmeidler和Kirchner(2001)則針對111名視障者進行實驗,讓其分別觀賞有無口述影像的兩段電視節目,一半的視障者觀賞第一個節目是有口述影像的,第二個節目則無,另一半與之相反;最後並針對這些視障者進行觀賞後的訪談。其研究結果指出,視障者對觀賞有無口述影像的差異性是,有口述影像的節目對觀眾而言能獲得較多資訊且較有趣味性。

Piety(2004)針對四部不同型態的影片進行其口述影像中的語言分析,統計其口述影像插入(insertions)的次數及長度,以及發語(utterance)的次數及長度。最後提出口述者不同的口述型態以及影片本身的風格都是影響口述影像的因素;並認為口述影像是視障者對影片內容認知的重要因素之一,視障者對影片的有效認知過程可以視為口述影像、影片對話、影片原音效、其背景知識以及其他的影響因素所綜合產生的效果。最後的結論,其提出口述影像的兩項要素即「要描述的內容」及「如何描述」,而這兩個要素也衍生出許多口述影像的相關議題,如:口述影像可以依影片的型態而有不同風格?影片口述影像的重點在於增進觀眾的認知性或增加趣味性?口述影像的方式可依視障者個別的需求而不同?……這些議題有待更多的後續研究探討。

Fels、Udo、Deamond和Diamond(2006)探討使用「第一人稱」口吻進行喜劇片的口述影像方式與傳統口述影像方式(使用第三人稱口吻),其邀請明眼者與視障者各7位為受試者,並比較受試者對兩種口述影像方式觀賞後之感覺有何差異性。其研究結果顯示,視障觀眾仍較習慣傳統的口述影像方式,然而卻覺得以第一次稱口述影像時較有趣味性。

Udo和Fels(2009)嘗試由戲劇導演與口述影像者一同合作,創造出新式的口述影像,其以哈姆雷特的舞台劇為例,指出在現場的表演中,口述影像團隊所要傳達內容不應涉入過多自己的想法,而是應該配合導演所要傳達的訊息,因此建議口述影像的腳本應該與導演共同確認,如此才更能傳遞給視障者與明眼人相同的訊息。

Udo和Fels(2010a)分析一場僅有音樂沒有對白的音樂劇之現場口述影像(live audio description)的內容,其結合了傳統口述影像的技巧以及比賽運動播報員的技巧,將情緒、興奮的情況及重要的視覺訊息呈現給觀眾。現場口述影像的過程中,大約60%的內容可以依照時間順序來報導,但其分析結果也指出,現場口述影像容易漏掉的資訊大約是事先寫好腳本的口述影像的三倍之多。

Branje和Fels(2012)探討由無口述影像經驗的生手使用LiveDescribe此一口述影像製作軟體進行影片的口述影像製作,其口述影像作品的品質及娛樂性價值如何。其由12位生手針對20分鐘的喜劇節目,使用LiveDescribe軟體來製作口述影像,並由75位包含視障者及明眼者的評估者來評定等第。結果指出,即使是生手也可以表現出高品質的口述影像,觀眾喜愛的口述影像其實取決於口述者本身的一些不同特徵,例如,口述的語調、使用方言、口述的時機、口述的長度。研究最後並指出,由於目前大部分非正式的口述影像多由視障者的家人及朋友執行,若生手進行口述影像是可行的方式,那麼只要將該軟體加以推廣使用,將能大幅提昇口述影像的品質。

Szarkowska(2013)探究由導演自己來製作該影片的口述影像,指出傳統的口述影像常是遵循著「看到什麼就說什麼(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say, WYSIWYS)」的最高指導原則來進行,但口述的內容往往只在場景、演員的動作及燈光效果上打轉,只描述了人事時地物等資訊,容易忽略掉影片製作者—導演真正的視角。將口述影像轉為加入導演的想法,從導演的劇本來發展口述影像的腳本,以此方式的口述影像將變得描述更為生動,也更能忠於影片原味。

上述研究均仍聚焦在觀賞影片、戲劇、表演等視覺藝術之口述影像,至於將口述影像運用在教學上的探討,則有以下三篇文獻提及。

Snyder(2005)指出,運用口述影像的技巧,將童書朗讀給視障幼兒聽,對視障孩子的讀寫能力建立有很大的助益。

Hoffner、Quinn和Deasy(2004)認為以口述影像的影片進行寫作教學,可以有利於一般學生以及視障學生,並支持將口述影像運用到一般學生的寫作教學上。其針對一群四到六年級的學生進行暑期的閱讀課程,選取了迪士尼的口述影像版卡通–「木蘭」作為教學材料,發現學生表示口述的部分有助於他們理解影片中事件發生的順序,而人物角色的名字和動作等透過口述也讓他們更容易掌握。

Hoffner、Baker和Quinn(2008)分享其教學經驗,他們將一般的動畫片及口述影像版本的動畫片播放給明眼兒童觀賞,並發現觀賞過口述影像版本影片的兒童在敘寫影片劇情時,能更具體描述,並能出現許多特定名詞,此方式有助於其寫作上的學習。

伍、結語

由上述的探討與回顧,可以歸結出幾項重點:

一、確認口述影像對視覺障礙者的重要性不僅止於娛樂性,並且指出口述影像是一種「對所有人的服務」,符合全方位設計的理念。

二、國外近年有關口述影像之研究,主題多集中在口述影像對視障者欣賞影像作品之成效、口述影像本身技巧方面,以及口述影像製作技術等方向的探討;至於口述影像之其他應用性,尤其在教育方面,則僅有少數幾篇提及。

三、國內近年的研究係均以趙雅麗為首的團隊所進行,有不少系統性的研究成果,其研究主題多集中於討論口述影像的真義、語言與文字之「符號」間的轉換。然而趙雅麗(2002b,2011)指出,第一階段的口述影像研究,係致力於透過「戲劇」此一虛擬世界所建構的通道,讓視障者成為一個文化環境中不缺席的「文化消費者」;而第二階段則是要透過「教育」的進路,更深化口述影像的研究基礎與範疇。如此,口述影像的研究由傳播進到教育,也讓口述影像的理論基礎由符號發展到認知,為視障者成為「文化生產者」預作準備。

在視障教育領域中,由於欠缺視覺的管道以進行教學,一般教師大多會以聽覺(口語敘述)為主的方式來進行授課,如:文字報讀、圖表口頭說明;而針對視覺影像的部分加以口語描述,其實就是視障教育的口述影像。目前在口述影像方面的探究,正是較缺乏趙雅麗(2002b,2011)所指之第二階段口述影像研究,故未來研究方向將可以口述影像如何在視障教育中加以運用為主題,進行更深一層次的探討。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周掌宇(2000):盲人的問題與梅洛龐蒂的解決方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楊宜甄(2003):視障者作品文本中感官經驗的結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鄒品梅(1983):視覺障礙兒童美感經驗之研究。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

趙雅麗(2002a):口述影像:一個翻譯與再現觀點的對話。新聞學研究,70,97-134。

趙雅麗(2002b):口述影像研究:語言世界的秘密後花園。中華傳播學刊,2,145-183。

趙雅麗(2002c):言語世界中的流動光影—口述影像的理論建構。台北市:五南。

趙雅麗(2003a):符號版圖的迷思:影像化趨勢下語言的未來發展。新聞學研究,77,187-215。

趙雅麗(2003b):視障學生對口述影像卡通影片理解機制之研究。廣播與電視,21,1-54。

趙雅麗(2006):跨符號研究:「結構/行動」交相建構中的傳播巨型理論藍圖。新聞學研究,86,1-44。

趙雅麗(2011):傳播有什麼意義?中華傳播學刊,19,3-24。

謝青樺(2003):視障兒童影像理解之探索—以電視卡通「神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二、外文部分

Branje, C. J., & Fels, D. I. (2012). LiveDescribe: Can amateur describers create high-quality audio description?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106 (3), 154-165.

Cornin, B. J., & King, S. R. (1990).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criptive video service.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84, 503-506.

Fels, D. I., Udo, J. P., Deamond, J. E., & Diamond, J. I. (2006). A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narrative approaches to video description for animated comedy.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100(5), 295-305.

Freitas, D., & Kouroupetroglou, G. (2008). Speech technologies for blind and low vision persons. Technology and Disability, 20, 135-156.

Hoffner, H., Baker, E., & Quinn, K. B. (2008). Lights, cameras, pencils! Using descriptive video to enhance writing. The Reading Teacher, 61(7), 576-579.

Hoffner, H., Quinn, K. B., & Deasy, M. K. (2004). Visual description: Using a new technology to build literacy. Journal of Visual Literacy, 24 (1), 67-74.

Peli, E., Fine, E. M., & Labianca, A. T. (1996). Evaluating visual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udio description.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90 (5), 378-385.

Piety, P. J. (2004). The language system of audio description: An investigation as a discursive process.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98 (8), 453-469.

Schmeidler, E., & Kirchner, C. (2001). Adding audio description: Does it make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95 (4), 197-212.

Snyder, J. (2005). Audio description: The visual made verbal.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1282, 935-939.

Szarkowska, A. (2013). Auteur description: From the director’s creative vision to audio description.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107 (5), 383-387.

Udo, J. P., & Fels, D. I. (2009). “Suit the action to the word, the word to the action”: An un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describing Shakespeare’s Hamlet.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103 (3), 178-183.

Udo, J. P., & Fels, D. I. (2010a). Re-fashioning fashion: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 live audio-described fashion show. Universal Acces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9(1), 63-75.

Udo, J. P., & Fels, D. I. (2010b). The rogue poster-children of universal design: Closed cationing and audio descriptio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 21, 207-221.

Whitehead, J. (2005). What is audio description.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1282, 960-963.

 

%E5%8F%A3%E8%BF%B0%E5%BD%B1%E5%83%8F%E4%B9%8B%E7%90%86%E8%AB%96%E8%88%87%E7%A0%94%E7%A9%B6%E5%9B%9E%E9%A1%A7
%E5%8F%A3%E8%BF%B0%E5%BD%B1%E5%83%8F%E4%B9%8B%E7%90%86%E8%AB%96%E8%88%87%E7%A0%94%E7%A9%B6%E5%9B%9E%E9%A1%A7 %E5%8F%A3%E8%BF%B0%E5%BD%B1%E5%83%8F%E4%B9%8B%E7%90%86%E8%AB%96%E8%88%87%E7%A0%94%E7%A9%B6%E5%9B%9E%E9%A1%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