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

本學會旨在提昇特殊教育教師及家長對溝通障礙教育的專業知能,增進非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對溝通障礙學生之認識與協助,倡導溝通障礙教育的正確觀念,促進溝通障礙學生身心各方面的健全發展,並鼓勵特殊教育教師研發、改進與推廣溝通障礙教育評量工具、教材教法及輔具,同時探討並改進學校內對學生溝通障礙問題的鑑定與服務,定期辦理溝通障礙教育研討會或研習活動,協助、加強溝通障礙教育專業人員及教師之培育及在職訓練等事宜。

溝通障礙教育稿約

%E6%BA%9D%E9%80%9A%E9%9A%9C%E7%A4%99%E6%95%99%E8%82%B2%E7%A8%BF%E7%B4%84
%E6%BA%9D%E9%80%9A%E9%9A%9C%E7%A4%99%E6%95%99%E8%82%B2%E7%A8%BF%E7%B4%84 %E6%BA%9D%E9%80%9A%E9%9A%9C%E7%A4%99%E6%95%99%E8%82%B2%E7%A8%BF%E7%B4%84

溝通障礙教育稿約

「溝通障礙教育」稿約
本刊探討溝通障礙教育及特教相關議題,研究身心障礙、醫療復健、社會福利為宗旨。本刊園地公開,歡迎踴躍投稿。凡有關溝通障礙教育及特教之研究性論文、文獻評論、教學案例、研究新知、學術心得等創見新思維,均所歡迎。
一、投稿
(一)基本資料表:標題、作者、服務機構及其他聯絡有關訊息。
(二)著作授權同意書
(三)稿件內容:
1.標題:中、英文摘要各五百字以內,包括關鍵詞(至多五個)。
2.請使用單欄格式。
二、文長:中英文文稿均可,每篇中文不超過二萬字,英文不超過八千字(含表格與參考文獻)
為原則。
三、稿件格式:
稿件內容、圖表排列與參考書目,請依據 APA(第六版)格式。撰稿體例舉例如下:
(一)圖表之格式:圖號與圖名在圖下方位置,表號與表名排在表上方位置。
(二)參考文獻:所參考的文獻若有「數位物件辨識碼」(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doi])者,應在該篇文獻書目末加註此辨識碼。
(三)中文字型一律採用新細明體,英文字型一律為 Times New Roman。除各項標題外,
內文不分中英文均為 12 號字體。
Taiwan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四)其他參考文獻格式舉例:
1.書籍:
格式:作者(年份)。書名。出版地:出版社。
實例:林寶貴(2008)。聽覺障礙教育理論與實務。 臺北市:五南。
Mckee, D., Rosen, R. S., & McKee, R. (2014). Teaching and learning signed languag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編纂類書籍中的一章格式:作者(年份)。章名。載於編者(主編),書名(頁○-○)。出版地:出版社。實例:黃玉枝(2008)。雙語繪本故事教學對學前聽障兒童語言學習成效之研究。載於陳軍(主編),聾校語言教育研究(159-172 頁)。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出版社。
Haybron, D. M. (2008). Philosophy and the scienc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M. Eid & R.
J. Larsen (Eds.), The scienc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pp. 17-43).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3.期刊論文格式:作者(年份)。篇名。期刊名,卷數(期數),頁碼。
實例:錡寶香(2008)。特定型語言障礙檢核表之編製。測驗學刊,55 (2),247-286
Hsing, M. H., & Lowenbraun, S. (1997). Teachers´ perceptions and actions in carrying out communication polices in a public school for the deaf.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42, 34-39.
Daley, T. C., Munk, T., & Carlson, E. (2011). A national study of kindergarten transition practices 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6(4), 409-419.
doi: 10.1016/j.ecresq.2010.11.001

4.專題研討會論文格式:作者(年份,月)。論文名稱。論文發表於舉辦者舉辦之「會議名稱」,會議舉行地點。實例:林玉霞 ( 2000 年 1 月)。聽覺障礙學生字彙檢索歷程之調查研究。「2000 國立嘉義大學輔導區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嘉義。
Hsing, M. H., Ku, Y. S., Huang, Y. C., & Su, S. F. (2012, July). The impact of sign bilingual partial inclusion experimental program on deaf and hearing kindergarten students’ language vocabulary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n Taiwan: A preliminary repor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1th
Asia Pacific Congress on Deafness, Singapore.
5.未出版之論文格式:作者(年份)。論文名稱(未出版之博/碩士論文)。校名,學校所在地。實例:李芃娟(1999)。 聽覺障礙兒童國語塞擦音清晰度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Chi, P. (1995).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axonomic assumption and syntactic categories: Data from Mandarin Chinese-speaking childre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U.S.
四、審稿:本刊之稿件均須通過審查後方得刊出。每一稿件之審稿者以二人為原則;若兩位審稿者中一人審定不可刊出,則將請第三人審稿。俟審查完畢後,方通知原作者審查結果。
五、稿酬:稿經收錄刊登後,即全文登錄中華溝通障礙學會網站並收錄華藝資料庫,不另支稿酬。
六、稿件致送:
1.投稿方式如下,系統投稿或電子郵件投稿擇一:
系統投稿:http://www.tcda.org.tw/ (請先至溝通障礙教育學會網頁(右上角)進行會員註冊
後,登入投稿系統。)電子郵件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來信標題請註明:「溝通障礙教育投稿」。
2.投稿者基本資料表、授權同意書 (請於學會網頁 http://www.tcda.org.tw/ 下載)、文
稿電子檔 (word、PDF 檔,各一份) 請隨稿上傳。
七、出刊日期:
本刊每年預定出版一期,採隨到隨審制。
八、注意事項:
1.若稿件為研究所學位論文,指導教授不可掛名為第一作者。
2.請勿同時一稿兩投。
3.本刊各篇內容應由作者完全負責。
4. 本刊各篇文字及體式,由本刊編輯依 APA 格式原則及以上稿約範例進行校對與修
正,並交付作者確認。
九、若著作人投稿於本刊經收錄後,同意授權本刊得再授權國家圖書館『遠距圖書服務系統』或其他資料庫業者,進行重製、透過網路提供服務、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瀏覽等行為。並得為符合『遠距圖書服務系統』或其他資料庫之需求,酌作格式之修改。
十、本稿約如有未盡事項,得由「溝通障礙教育」編輯委員會修訂之。

十一、相關訊息請參見學會網頁 http://www.tcda.org.tw/,如欲詢問,請電子郵寄至 [email protected]。來信標題請註明:「溝通障礙教育期刊投稿事宜詢問」。

%E6%BA%9D%E9%80%9A%E9%9A%9C%E7%A4%99%E6%95%99%E8%82%B2%E7%A8%BF%E7%B4%84
%E6%BA%9D%E9%80%9A%E9%9A%9C%E7%A4%99%E6%95%99%E8%82%B2%E7%A8%BF%E7%B4%84 %E6%BA%9D%E9%80%9A%E9%9A%9C%E7%A4%99%E6%95%99%E8%82%B2%E7%A8%BF%E7%B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