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

本學會旨在提昇特殊教育教師及家長對溝通障礙教育的專業知能,增進非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對溝通障礙學生之認識與協助,倡導溝通障礙教育的正確觀念,促進溝通障礙學生身心各方面的健全發展,並鼓勵特殊教育教師研發、改進與推廣溝通障礙教育評量工具、教材教法及輔具,同時探討並改進學校內對學生溝通障礙問題的鑑定與服務,定期辦理溝通障礙教育研討會或研習活動,協助、加強溝通障礙教育專業人員及教師之培育及在職訓練等事宜。

探索聾校數學教學中提問與設疑的技巧

%E6%8E%A2%E7%B4%A2%E8%81%BE%E6%A0%A1%E6%95%B8%E5%AD%B8%E6%95%99%E5%AD%B8%E4%B8%AD%E6%8F%90%E5%95%8F%E8%88%87%E8%A8%AD%E7%96%91%E7%9A%84%E6%8A%80%E5%B7%A7
%E6%8E%A2%E7%B4%A2%E8%81%BE%E6%A0%A1%E6%95%B8%E5%AD%B8%E6%95%99%E5%AD%B8%E4%B8%AD%E6%8F%90%E5%95%8F%E8%88%87%E8%A8%AD%E7%96%91%E7%9A%84%E6%8A%80%E5%B7%A7 %E6%8E%A2%E7%B4%A2%E8%81%BE%E6%A0%A1%E6%95%B8%E5%AD%B8%E6%95%99%E5%AD%B8%E4%B8%AD%E6%8F%90%E5%95%8F%E8%88%87%E8%A8%AD%E7%96%91%E7%9A%84%E6%8A%80%E5%B7%A7

(如欲下載原始檔案,請於此按右鍵另存檔案。)

探索聾校數學教學中提問與設疑的技巧

吳薇

江蘇省無錫市特殊教育學校

 

摘要

數學教學中的提問與設疑是一門綜合的教學藝術,有效的運用能讓學習充滿生氣與活力,幫助聽障學生喚醒思維,進行認知與思維的銜接,使聽障學生走進新課程,成為學習的主人。亞里斯多德曾說:“思維由驚奇和問題開始。” 良好的提問與設疑是教師在聾校數學教學中最普遍、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提問與設疑是一門激趣、引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是聯繫教師、學生、教材和生活的紐帶;是激發學習興趣、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資訊輸出與回饋的橋樑;是溝通師生思想認識和產生情感共鳴的載體;是引導學生一步步登上知識的殿堂的指明燈。提問與設疑的設計應立足於精煉的語言、學生的興趣、認識的規律、知識的聯繫、課堂的把握等等。提問與設疑的方式很多,只有巧妙的運用提問與設疑,使之恰到好處,才能產生積極作用,達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字:聽障學生  數學教學   提問   設疑

 

陶行知先生曾說:“創造始於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亞里斯多德也說:“思維由驚奇和問題開始。”所以提問與設疑作為教師們的“看家本領”被普遍地、經常性地運用在數學教學中。

聽障學生由於聽力損失,聽不見或是聽不清周圍的聲音,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對聽障學生進行提問與設疑要比之普通健全學生來說顯的尤為特殊與重要。而良好的提問與設疑也是教師在聾校教學中最普遍、最重要、最有效的教學手段。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提問就是啟動數學心臟的工具。教師要仔細斟酌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提問,講究提問與設疑的技巧。[1]教學中的提問與設疑是一門藝術,若能很好的運用,能讓學習充滿生氣與活力,能幫助學生走進新課程,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優化教學效果。

提問與設疑應立足於教育學、心理學、明瞭精煉的語言、學生的學習興趣、認識發展的規律、知識的內在聯繫等等來帶調動數學教學,啟動學生思維。所以提問與設疑之於教學,猶如清泉之于水潭。提問與設疑的方式很多,只有巧妙的使用提問與設疑,恰到好處,才能產生積極作用,達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對教學中進行提問與設疑,進行一下探索:

 

一、精心設計語言,引導思維銜接

聽障學生與健聽學生之間最明顯的差異就是聽力水準的差異。由於聽不到聽覺刺激,聽障學生對知覺資訊的加工不得不更多地依賴視覺、觸覺等其他感覺通道接受資訊。[2]所以數學教學中提問的語言要經過深思熟慮,仔細推敲,不單單是敍述性的語言更應該廣泛地運用其他一切語言。對於聽障學生而言,具體可感、生動形象的多樣化語言更能喚醒思維,進行認知與思維的銜接。

(一)口語的設計

當數學教學中用到口語來進行提問時,教師的口型要正確,聲音要響亮,語速要適當放慢,語句要精簡明瞭,考慮到聽障學生的可接受能力,避免重複敍述問題。可以使聽障學生借助不同程度的殘餘聽力與康復聽力盡可能的一次就聽懂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並且要注意教師的口語提問中絕不能帶有具個人特色的口頭禪:“這個”“那個”“那麼”等等,避免給學生的理解帶來迷惑或者出現語句不完整。

(二)手語的設計

規範、清楚的手語提問能讓學生更快的跟上教師上課的節奏與教師的思維。數學是一門含有大量專業詞句的學科,教師與學生應在手語的表達上做到一致,統一為中國手語。常用的數學符號如加、減、乘、除、等號、根號、分數線、大於、小於……,它們是聽障學生學習數學的基本語言,必須要求統一。對於一些生僻晦澀的專業語言教師應當將他意譯為通俗易懂的簡單手語,而不是照本宣科,要創造性的運用手語工具書,讓學生用最容易理解的手語進行學習,為學生的思維銜接做好保障。

(三)其他方式的使用

在教學中,當口語、手語的效果受到限制時,我們可以運用書面語(文字)、肢體語言等等來輔助。例如在講授具體題目時,我們可將具體問題用直觀的文字展現在學生面前。在對某一事物進行質疑時,可運用豐富的表情或體態來表示教師的疑問。

當然在更多的時候,我們在設計提問的語言時應該考慮到是否能將口語、手語、書面語、肢體語言等等很好的結合,使之成為最利於學生接受的問題,從而達到思維的傳承。就像陶行知所說:“凡做一事,要用最簡便、最省力、最省時的法子,去收穫最大的效果。”[3]

 

二、吸引學生注意,激發認知興趣

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大腦處於最活躍的狀態,能夠最佳地接受教學資訊;濃厚的學習興趣能有效的誘發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自覺地集中注意力,促進學生的發展。[4]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在數學教學中能吸引注意,激發興趣的提問與設疑將會使我們的提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為數學知識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內容,學生聽著索然無味。所以《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如何使學生願意學,喜歡學,對數學感興趣?”[5]若教師在提問與設疑時能有意識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積極思考,將會使我們的課堂效率大大提高。就如托爾斯泰所說:“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幾何裏講三角形的穩定性時,教師可提問“為什麼射擊運動員瞄準時,用手托住槍桿,使槍桿、手臂、胸部正好構成三角形就能保持穩定?” 再比如講解“三角形三邊的性質”時,可問“如果任意給出三條線段,它們一定可以組成一個三角形嗎?” 看似閒言碎語三兩句話,卻能抓住學生注意,促使學生進行討論及動手操作,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使學生在輕鬆喜悅的情境中進入探求新知識的階段,這種形式的提問,能把枯燥無味的內容變得有趣。

再例如,我校一位教師在上《可能性》時,曾設計這樣的提問導入:“同學們,今天有老師來聽我們上課,大家先不要轉過身去看,猜一猜,來的是男老師還是女老師?”學生可來興趣了,猜是男老師的學生和猜是女老師的學生幾乎各占一半,老師又問:“猜的結果為什麼各占一半。”以此導入新課,學生為了解開懸念,自然而然地就會投入到新知的學習中去,使學生在歡樂、愉快、樂學的氣氛中學習,對於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三、益於思考問題,加強知識理解

陶行知先生曾說:“智者問的巧,愚者問的笨。” 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做一名智者,為聽障學生開啟一個七彩的世界。巧妙有效的提問與設疑的策略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的融入問題,進入情境,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由高向低的提問

提問應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從高層次的認識問題到低層次的知識再現。簡單地說就是將知識範圍用先寬後窄的方式來進行提問。例如:新授同角三角函數關係時,設計以下幾個提問,①三角函數的定義是什麼?②你能發現sinx,cosx,tanx之間有什麼關係嗎?③sinx,cosx,tanx之間有什麼等量嗎?④利用定義與單位圓你能發現他們有怎樣的等量關係?層層推進,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加強理解。

(二)由淺入深的提問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將一些具有深度和難度的問題進行由淺入深的提問。例如:初中數學知識學習:推導圓柱的側面積計算公式時,教師首先讓學生把圓柱的側面展開,讓學生觀察並提問:①這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後是一個什麼圖形?(長方形)②這個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柱的什麼?這個長方形的寬相當於圓柱的什麼?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和圓柱的側面積之間有怎樣的關係?④那麼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你能否推導出圓柱的側面積計算公式?這幾個問題經層層剖析、層層推理,讓學生自己通過操作、觀察和思考,很順利地就得出了圓柱的側面積計算公式,並且強化了知識的理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標,從而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發展。

 

四、精煉提問方式,促進自主探究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教學活動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數學問題規定著教學的方向與特點,教學需要學生在問題解決中突出自主活動、智力參與、個人體驗等主動性特點,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精心設計問題,有意識的提出問題,創造出生動的問題情境,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實現教學過程雙向互動。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說:“求知和求學的欲望應該採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們身上激發起來。

教師怎樣設計自己的教學思路,怎樣在合理進行設疑與提問,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搭建恰當的平臺,對於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深度學習是非常關鍵的。[6]要充分發揮提問在數學教學中的導向作用,啟發學生思維,引領學生探究,教師要注重提問的方式,精煉提問的方法。

例如,當學生無疑可問時,應通過“設問”來引出問題;當學生思維受阻時,應通過“點問”來給學生指點迷津;當學生對問題還流於表面的時候,應通過“追問”引領學生深入探究;當學生有疑問但有依賴傾向時,應通過“反問”激勵學生探究。具體如在三角函數定義教學時,可以通過對定義式中x、y、r的符號,三者之間的關係等進行“追問”引導學生對三角函數的符號特徵、相互關係的探究。

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最多的就是“講”與“問”,“講”側重于讓學生接受、理解知識;“問”則側重于激勵學生通過探究去獲得知識。數學教學應盡可能變“講”為“問”,引導學生從無疑到有疑的變化,通過相互交流、自主探究學會知識。

 

五、靈活教學機智,掌控設問變化

在聾校的數學教學中,當問題設置得再恰當,學生確立答案的過程總會有一些困難,為了能保證學生準確作答。這時教師要想辦法指點迷津,一改常規,因勢利導,在面臨“山窮水盡”的關頭,急中生智地順水推舟,化險為夷,使之“柳暗花明”。正確運用教學機智,靈活地進行提問與設疑,掌控問題的變化也是作為教師值得探索的重要內容。

(一)運用機智,服務學生

教學機智的運用應充分為學生服務,全面關注學生。范梅南說:“與其說是一種知識,不如說是對孩子的關心。”新課程標準著力於對人的關注,只有關注學生,才會有教學智慧的生成與發展。

例如:一堂小學數學課,教學分數乘法計算時,許多學生多對單調的計算感到乏味,顯得心不在焉,特別是對“先約分後計算”這一計算要點不能很好運用。這時教師機智的提出了疑問“為什麼我們要做出如此的規定呢?”由此引出一個小幽默:每個分數都是一位元穿著棉襖的工人,每次相乘都是一次工作。工作時當然都要盡可能脫掉不必要的棉襖(能約分要先約分),要不然工作起來不方便。不過,天實在冷的話(不能約分時)不僅不要脫棉襖,還要湊在一起想辦法取暖呢(分數乘法計算法則)!聽了這個小幽默,學生們都會心的笑了。這一笑,不僅調節了課堂氣氛,調整了學生情緒,更讓學生回味無窮。

(二)契合時機,巧妙改動

隨意與心血來潮的提問不是真正的教學機智,機智的提問必與當時的情景相契合,要能掌控全局,利於深遠。例如有一次我在聽《梯形的面積計算》時:教師在梯形面積計算的新授結束後,為了辨別比較,要求學生分別計算一個底為5米,高為3米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一個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積。結果有一部分學生由於定勢干擾,都採用了梯形面積計算公式來計算。列式為:S平行四邊形=(5+5)×3÷2   S三角形=(5+0)×3÷2。

進行投影評價時,學生們看到後哄堂大笑。原因很明顯,學生把平行四邊形考慮成了梯形。但是“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在特定情形下能不能作為梯形來考慮面積計算呢?”“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能同時適用這三種圖形嗎?”當教師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以後,一部分學生是直覺地表示否定,一部分學生則是無法判斷。經過進一步引導後,學生發現:將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縮短後就成了一個梯形,所以平行四邊形可以看成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特殊梯形;再將梯形上底縮短到0時就成了一個三角形,所以三角形可以看成是上底為0的特殊梯形。由此可知,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同時適用三種圖形。

數學教學中的提問與設疑,既要講究科學性,又要講究藝術性。教師要通過合理有效的提問方式,努力給學生創造思考的條件,使教學氣氛活躍,學生思維開闊。提問中要鼓勵學生多動腦、勤動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以提問與設疑來引路,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培養學生會用數學思維和數學方法來分析、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由“學會”數學轉變為“會學”數學。

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獲取知識、形成技能、訓練思維,而數學教學中的提問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提問是一門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它是聯繫教師、學生、教材和生活的紐帶;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資訊輸出與回饋的橋樑;是溝通師生思想認識和產生情感共鳴的載體;是引導學生一步步登上知識殿堂的指明燈。只有對提問進行藝術設計,巧妙使用,恰到好處,才能產生積極作用,達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海濱 徐麗華 主編.有效教學66個經典案例[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8(1),6.

[2]朱友涵、李拉.聾校數學課堂與教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12,53.

[3]戴自俺 主編,陶行知全集[M]第四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7(1),315.

[4]金建明 摭談初中數學課堂引趣[J]中學數學月刊,2012(3),19-20.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1(1),47.

[6]魏明 精心設計問題系列 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J]中學數學月刊,2012(4),22.

 

%E6%8E%A2%E7%B4%A2%E8%81%BE%E6%A0%A1%E6%95%B8%E5%AD%B8%E6%95%99%E5%AD%B8%E4%B8%AD%E6%8F%90%E5%95%8F%E8%88%87%E8%A8%AD%E7%96%91%E7%9A%84%E6%8A%80%E5%B7%A7
%E6%8E%A2%E7%B4%A2%E8%81%BE%E6%A0%A1%E6%95%B8%E5%AD%B8%E6%95%99%E5%AD%B8%E4%B8%AD%E6%8F%90%E5%95%8F%E8%88%87%E8%A8%AD%E7%96%91%E7%9A%84%E6%8A%80%E5%B7%A7 %E6%8E%A2%E7%B4%A2%E8%81%BE%E6%A0%A1%E6%95%B8%E5%AD%B8%E6%95%99%E5%AD%B8%E4%B8%AD%E6%8F%90%E5%95%8F%E8%88%87%E8%A8%AD%E7%96%91%E7%9A%84%E6%8A%80%E5%B7%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