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

本學會旨在提昇特殊教育教師及家長對溝通障礙教育的專業知能,增進非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對溝通障礙學生之認識與協助,倡導溝通障礙教育的正確觀念,促進溝通障礙學生身心各方面的健全發展,並鼓勵特殊教育教師研發、改進與推廣溝通障礙教育評量工具、教材教法及輔具,同時探討並改進學校內對學生溝通障礙問題的鑑定與服務,定期辦理溝通障礙教育研討會或研習活動,協助、加強溝通障礙教育專業人員及教師之培育及在職訓練等事宜。

談融合教育中健聾兒良好人際關係的共建

%E8%AB%87%E8%9E%8D%E5%90%88%E6%95%99%E8%82%B2%E4%B8%AD%E5%81%A5%E8%81%BE%E5%85%92%E8%89%AF%E5%A5%BD%E4%BA%BA%E9%9A%9B%E9%97%9C%E4%BF%82%E7%9A%84%E5%85%B1%E5%BB%BA
%E8%AB%87%E8%9E%8D%E5%90%88%E6%95%99%E8%82%B2%E4%B8%AD%E5%81%A5%E8%81%BE%E5%85%92%E8%89%AF%E5%A5%BD%E4%BA%BA%E9%9A%9B%E9%97%9C%E4%BF%82%E7%9A%84%E5%85%B1%E5%BB%BA %E8%AB%87%E8%9E%8D%E5%90%88%E6%95%99%E8%82%B2%E4%B8%AD%E5%81%A5%E8%81%BE%E5%85%92%E8%89%AF%E5%A5%BD%E4%BA%BA%E9%9A%9B%E9%97%9C%E4%BF%82%E7%9A%84%E5%85%B1%E5%BB%BA

(如欲下載原始檔案,請於此按右鍵另存檔案。)

談融合教育中健聾兒良好人際關係的共建

劉慧敏                                                                                                                                                                            

廣州市聾人學校附屬海印南苑幼兒園  

 

摘要

人際關係是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心理聯繫。中文常指人與人交往關係的總稱,也被稱為“人際交往”。人際關係甚至影響著每一個孩子的行為。健聾兒對幼稚園人際關係的感受影響著他們對於幼稚園的態度,影響著他們在園生活的品質和身心各方面的發展。本文從良好的師幼關係、友好的同伴關係、和諧的家園關係入手,探討如何引導聾兒與他人共建良好的人際關係。

關鍵字:健聾融合 人際關係  同伴互助  家園互動

 

 “健聾融合”是融合教育模式之一,已在中國很多康復機構推行多年。健聾融合教育是指聽障幼兒在聽覺能力和語言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後,與聽力健全幼兒在同一學習環境中接受同等的教育。

健聾融合教育在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上,既能讓聾兒在同齡的正常語言環境中輕鬆愉快地習得聽和說,促進健康心理的發展;也能讓聽力健全的幼兒擴大交往範圍,從小形成關愛尊重他人、平等相處的良好品德。這樣的教育既能使兩類幼兒學會和諧相處,也能讓他們在互助、互愛的氛圍中各自得到更快的發展。如何讓聾健兒雙方達到和諧相處,這就要求教師在健聾兒的一日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心理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心理聯繫。中文常指人與人交往關係的總稱,也被稱為“人際交往”,良好的人際關係支持學前特殊兒童與他人之間的互動,減少學前特殊兒童在保教活動中的焦慮行為的發生。1健聾兒的人際關係, 主要體現在幼稚園中他們與教師、健聽兒的人際關係方面 ,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卻是可感受、可體驗到的。人際關係甚至影響著每一個孩子的行為。聾兒對幼稚園人際關係的感受影響著他們對於幼稚園的態度,影響著他們在園生活的品質和身心各方面的發展。那麼如何引導聾兒與他人共同創設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

 

一、良好的師幼關係是共建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前提與基礎,是健聾兒友好交往的榜樣。

一些特殊需要兒童具有強烈拒絕環境變化和陌生人的特點,他們的入園適應和在園適應上都比普通幼兒困難得多。因此在為他們創設人際關係時,注重從“情”和“愛”方面下功夫。2為了建立良好的師幼關係,教師應積極主動的與健聾兒交往。教師每天都以微笑、鼓勵以及擁抱和親吻等方式向健聾兒表達愛的方式。或者以“投其所好”的方式接近他們。比如:女孩喜歡“巴拉拉小魔仙”、“美羊羊”;男孩喜歡動畫片中的“光頭強”、“灰太狼”。老師要走進孩子心中,就要和孩子拉近心靈的距離,告知他們老師也喜歡這些角色,並和他們一起討論劇情。在評價獎勵孩子的時候,可以用這些孩子感興趣的角色貼紙給予獎勵。讓孩子感受到與老師交往時的平等、寬鬆、愉悅的心情。教師應與健聾兒發生積極的、正向的情感聯繫,使健聾兒在幼稚園裏不緊張、不害怕,感到安全自由,敢於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從而為人際交往奠定基礎。

當剛剛入園的健聾兒有強烈的分離焦慮時,教師應儘量滿足健聾兒的各種需要。孩子的需要被滿足的前提下他們才能建立起對外部世界的安全感與信任感才能對看護與教育他們的成人,產生情感上的依戀。尤其對待托班的健聾兒,教師就如替代了母親的角色一樣,可以通過適當的身體接觸,來滿足他們的這種情感需要。例如,把孩子摟在懷裏,給孩子翻閱繪本看圖講話;進餐時,在鼓勵孩子自己吃飯的同時,也要坐在孩子旁邊適當喂他吃幾口;午睡的時候,可以用手輕輕撫摸孩子入睡,甚至給乖乖躺下的孩子親吻一下額頭;午睡以後,給孩子梳梳頭。要讓每一個孩子感受到教師的關注與愛。

另外,教師在與健聾兒的交往過程中,切勿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待他們,對他們發號施令,強制他們服從。命令、訓斥、警告、威脅、說教等等會造成師幼之間在溝通上的障礙,妨礙良好的師幼關係的建立,甚至導致聾兒對上幼稚園產生焦慮和恐懼。對於聾兒來說,老師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個讚許的眼神,一個熱情的摟抱遠勝過千言萬語。在師幼交往過程中非言語溝通的方式具有言語溝通方式無法替代的作用。對語言發展不是很好的聾兒,教師更應善用這些非語言溝通方式。

    

二、同伴互助的氛圍是健聾兒人際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石。

健聾兒在幼稚園人際關係中,同伴關係占很大比例。同伴關係是指同齡人之間或心理發展水準相當的個體間在交往過程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人際關係。同伴關係在兒童的發展中具有成人無法替代的獨特作用。3良好的同伴關係對健聾兒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幼兒中、後期是同伴關係發展的敏感時期。教師尊重健聾兒的同伴關係,在健聾兒的人際關係發展的敏感期促進他們的交往能力,為聾兒提供同伴交往的條件。

為健聾兒創設交往的條件,應在幼稚園一日生活中營造同伴互助的氛圍。幼兒同伴互助是指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與同伴之間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相互交往、協作和幫助,共同分享經驗,彼此支持,共同成長。從人數來看,幼兒同伴互助可以是一個幼兒與另一個幼兒形成一組,也可以是一個幼兒與幾個幼兒形成一組。從活動範圍看,幼兒同伴互助可以是小組內的,也可以是小組外的。從組織形式來看,幼兒同伴互助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組織型,是指由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幼兒同伴之間的討論與協作。一種是自發型,是指幼兒本人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這種交流不拘時間、地點、形式,可隨時發生,也可隨時結束。4在健聾兒之間還沒形成同伴互助的意識時,教師應有目的、有計劃地多在一日生活中創設健聾兒互助環節。

(1).“手牽手”幫帶活動。最適合剛剛進入融合環境的聾兒。教師請班裏樂於助人、大膽交往的健聽孩子當聾兒的“小老師”、“好朋友”引導聾兒一日的生活,提醒聾兒何時何地做何事。如餐前洗手、餐後如何取進區卡參加各類遊戲,如何按組別排隊,如何按遊戲規則玩遊戲等等。或者,讓原來班裏已經熟悉情況的聾孩子當“小老師”,去幫助新的插班生、動作慢的健聽兒,這也是促進健聾兒有效交往的良好途徑。

(2).教學活動中的同伴合作。中班年齡階段的孩子合作意識開始萌芽,大班的孩子的合作技能有所提高。所以,教師應充分利用契機鼓勵健聾兒合作完成遊戲活動,增強健聾兒之間的合作意識,豐富合作學習經驗。比如:小組合作完成繪畫、手工作品;兩人合作嘗試科學小實驗;小組合作打節奏樂等等。

(3).充分利用區域活動,促進健聾兒自由交往。教師提供豐富的、安全的物質環境,讓聾兒在最少限制的環境中與健聽兒交往。同一年齡階段的健聾兒發展水準不一,在操作活動材料時,個別處於低水準的孩子會模仿高水準孩子的操作方法。這樣孩子通過觀察、模仿同伴獲取提升自我的知識。動手操作能力強的聾兒會是健聽兒的學習榜樣。這樣自主地、寬鬆地互助學習更容易拉近健聾兒的關係。

    幼兒同伴互助既是同伴關係的最佳表現形式,又是幼兒親近社會行為發展的最佳狀態,更是聾兒人際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石。

   

三、加強家園互動,形成和諧的家園關係,使健聾兒人際關係得到正強化。

家長是幼稚園重要的合作夥伴,幼稚園的教育教學活動很多時候需要家長的支援和參與。因此,如何獲取家長的積極態度,正面影響健聾兒之間人際關係,真正實現家園共育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只有家長接納聾兒、願意自己的孩子與聾兒交往,健聾兒友好人際關係的營造就了成功的一半。

以我園為例,辦園初期部分家長強烈反對聾兒進入自己孩子的班級。甚至認為自己孩子發音不準是受到了聾兒的影響從而轉園。數年來,我園經過多種途徑的家園互動,促進家園關係的和諧發展,使家長消除了對聾兒的抗拒情緒,欣然接納了聾兒。家長對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積極的態度也直接感染孩子對聾兒的交往熱情。

為了讓家長更瞭解幼稚園的辦學理念與“健聾融合”的教育模式,我們積極邀請家長參與了定期組織的以下家園互動的活動:

(1).通過每學期的家長會、家長講座和櫥窗保健宣傳欄,豐富家長有關聽力保健的知識,讓家長瞭解耳聾的原因,學習用耳衛生。消除“聾兒會影響自己孩子的語言發展”的顧慮。

(2).定期組織親子遊、家長開放日、冬季運動會、假日小聚會等,組織遊戲活動和教學活動,讓家長們看到健聾孩子之間的友好交往、共同發展。在遊戲、聚會中增進健聾兒家長的友好交往,使健聾兒家長成為好朋友,私下定期組織假日活動。家長們這種積極交往正面影響健聾兒,使健聾兒的人際關係得到正強化。

(3).積極組織家長和健聾孩子一起外出參加社區的一些社會活動,如:“為地震災區捐款”、“為廣東水災地區捐物”、“為從化山區孩子捐學習用品”、“為雲南貧困地區捐贈衣物”等,讓家長看到聾兒不是弱勢群體,他們也能為社會服務,聾孩子和健聽孩子一樣,有著“關愛、互助”的社會責任。

(4).組織健聾孩子一起走出幼稚園,參加每年的“世界閱讀日”、“國際聾人節”、“愛耳日”等各類社區活動;讓社會見證聾兒與健聽兒的共同成長,並鼓勵聾孩子大膽地和健聽孩子一起做好朋友,促進聾兒交友的主觀能動性,堅定聾兒走向社會成為“社會人”的步伐。

(5).每年開展堅持開展藝術節活動及大班畢業典禮活動,通過藝術節這個平臺,讓健聾孩子一起登臺表演,給每個孩子提供一個展示的空間,讓家長和外界人士看到聾兒大膽地與健聽兒一樣在藝術節中充分展現自我、體驗合作、共用快樂、共同成長。

“健聾融合,共同成長”教育是我園的教育理念,也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理想,更是我們幼稚園教育的品牌。近幾年,很多新生家長就沖著我們 “健聾融合”的品牌來報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融合環境中成長,形成尊重他人、平等互助的良好品質。

幼稚園只是聾兒與他人共同生活的小社會,在小社會能形成自主交往的能力才能走向大社會。“融合教育”的幼稚園是聾兒與健聽同伴、教師、家長共建的良好人際關係,只是聾兒生活範圍的一小部分。這些特殊需要的孩子大部分時間生活在複雜的大社會中,獲得外界的尊重和平等的對待,他的人際關係才是健康的。“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夢在哪裡,成功就在哪裡。”要想聾兒的“夢”和健聽孩子一樣在同一藍天中自由放飛,需要發揮聾兒的自主能動性,讓聾兒懂得自主參與社會活動,提高自身社會適應性水準才能看到聾兒成功的彼岸。

 

四、參考資料:

註125周念麗:《學前融合教育的比較與實證研究》[Z],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1252-62

註3、張喜琴:兒童的同伴關係及其引導,《新課程學習 () 2010年第05期。

4、張地蓉:芻議早期閱讀教育背景下的幼兒同伴互助,《家庭與家教(現代幼教)》2008年第12期

%E8%AB%87%E8%9E%8D%E5%90%88%E6%95%99%E8%82%B2%E4%B8%AD%E5%81%A5%E8%81%BE%E5%85%92%E8%89%AF%E5%A5%BD%E4%BA%BA%E9%9A%9B%E9%97%9C%E4%BF%82%E7%9A%84%E5%85%B1%E5%BB%BA
%E8%AB%87%E8%9E%8D%E5%90%88%E6%95%99%E8%82%B2%E4%B8%AD%E5%81%A5%E8%81%BE%E5%85%92%E8%89%AF%E5%A5%BD%E4%BA%BA%E9%9A%9B%E9%97%9C%E4%BF%82%E7%9A%84%E5%85%B1%E5%BB%BA %E8%AB%87%E8%9E%8D%E5%90%88%E6%95%99%E8%82%B2%E4%B8%AD%E5%81%A5%E8%81%BE%E5%85%92%E8%89%AF%E5%A5%BD%E4%BA%BA%E9%9A%9B%E9%97%9C%E4%BF%82%E7%9A%84%E5%85%B1%E5%B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