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

本學會旨在提昇特殊教育教師及家長對溝通障礙教育的專業知能,增進非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對溝通障礙學生之認識與協助,倡導溝通障礙教育的正確觀念,促進溝通障礙學生身心各方面的健全發展,並鼓勵特殊教育教師研發、改進與推廣溝通障礙教育評量工具、教材教法及輔具,同時探討並改進學校內對學生溝通障礙問題的鑑定與服務,定期辦理溝通障礙教育研討會或研習活動,協助、加強溝通障礙教育專業人員及教師之培育及在職訓練等事宜。

聾校開展生命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E8%81%BE%E6%A0%A1%E9%96%8B%E5%B1%95%E7%94%9F%E5%91%BD%E6%95%99%E8%82%B2%E7%9A%84%E5%AF%A6%E8%B8%90%E8%88%87%E6%8E%A2%E7%B4%A2
%E8%81%BE%E6%A0%A1%E9%96%8B%E5%B1%95%E7%94%9F%E5%91%BD%E6%95%99%E8%82%B2%E7%9A%84%E5%AF%A6%E8%B8%90%E8%88%87%E6%8E%A2%E7%B4%A2 %E8%81%BE%E6%A0%A1%E9%96%8B%E5%B1%95%E7%94%9F%E5%91%BD%E6%95%99%E8%82%B2%E7%9A%84%E5%AF%A6%E8%B8%90%E8%88%87%E6%8E%A2%E7%B4%A2

(如欲下載原始檔案,請於此按右鍵另存檔案。)

聾校開展生命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馬海燕

韶關市特殊教育學校

 

摘要

生命,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在生命的旅途上,人們也會遇到種種的坎坷,要付出的總是奮鬥、汗水、淚滴……對健全正常的人是這樣,而對於那些有聽力和語言殘障的學生(以下簡稱聾生),道路更是艱難。聾生因為生理上的缺陷,普遍存在著嚴重的孤僻、自卑、偏執、暴力、反復、個人主義、道德觀念模糊等心理特點,造成聾生只孤立存在於自己那無聲世界裡,不懂生命,不懂價值,得過且過的消耗著生命的熱量,嚴重影響了聾生的生命品質。因而,聾校開展聾生的生命教育不僅是現實教育的需要,更是提高聾生生活品質、創造和實現生命價值的需要。本文從聾校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內容體系、實施策略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寄予通過研究與實踐,能有效促進聾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真正能學會尊重生命、創造和實現生命的價值。

關鍵字:聾校  生命教育  實施策略

 

一、生命、生命教育內涵

1.生命:在生物學的角度,“生命是一切能與外界進行能量交換、維持有機體運轉、生長的有生有死的生物體。”人的生命只是大自然當中的一部分,人類同植物、動物的生命有著相同的含義。相對於生物學的“刻板”,哲學領域對“生命”的思考和理解更為深刻,認為“生命是世界的、絕對的、無限的本原,它跟物質和意識不同,生命是積極地、多樣地、永恆地運動著的。生命不能借助感覺或邏輯思維來認識,要靠直覺或體驗來把握。”馬克思主義生命觀則進一步指出:人的生命分為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具有兩重性,其中自然生命是精神生命的載體,精神生命是自然生命的靈魂,一個完整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和諧統一。總的來說,生命不僅僅包括人的生命,還包括一切動植物的生命;不僅包括自然生命,還包括精神生命;不僅要關注生命本身,還應提升生命的價值。

2.生命教育:

基於對生命的不同內涵和理解,國內學者們對“生命教育”的涵義有著不同的界定。馮建軍認為“生命教育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生命意識薰陶,生存能力培養和生命價值昇華,最終使其生命價值充分展現的過程,其核心是真愛生命、尊重生命、凸顯生命的價值。”劉濟良則在《教育生命論》中這樣定義生命教育:“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對個體生命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進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義的培養,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意義,追求生命的價值,活出生命的意蘊,綻放生命的光彩,實現生命的輝煌。”結合聾生的特殊情況,我們認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為核心,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聾生進行系統的生命意識薰陶,引導聾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培養其生存技能,為其今後回歸主流社會能有尊嚴的生活,和健全人一樣創造與實現生命價值的教育活動。

二、聾校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聾生因為生理上的缺陷,普遍存在著嚴重的孤僻、自卑、偏執、暴力、反復、個人主義、道德觀念模糊等心理特點,造成聾生只孤立存在於自己那無聲世界裡,不懂生命,不懂價值,得過且過的消耗著生命的熱量,嚴重影響了聾生的生命品質。因而,聾校開展聾生的生命教育不僅是現實教育的需要,更是提高聾生生活品質、創造和實現生命價值的需要。通過實施教育,能有效促進聾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真正能學會尊重生命、創造和實現生命的價值。

目前,如何通過生命教育來提升聾生對生命的認識,提高聾生的生命品質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一線教師的重視。但從認識的角度、研究與實踐起來仍遇到很多的困惑與困難,而且教育活動的內容狹窄,形式單一。如大部分的學校、老師都存在著對生命教育的認識僅局限于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的聾校即使開設了生命教育課程,形式也大都局限于班會課等簡單的課堂教育,大多以說教為主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聾校開展生命教育的品質。因而,聾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開展生命教育活動破在燃眉。我校是廣東粵北韶關地區的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具有55年聾教育的歷史。以下,是作者結合自身的學習、思考、研究與實踐情況,對聾校開展生命教育的內容體系、實踐的策略等方面的一些體會,敬請各位專家斧正。

 

三、聾校生命教育的內容體系

聾校生命教育應具有全面而具體的教育內容,諸如生命的認識教育、生存能力教育、生命價值昇華教育等。結合聾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聾校開展生命教育旨在引導聾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培養其生存技能,為其今後回歸主流社會能有尊嚴的生活,和健全人一樣創造與實現生命的價值。具體內容應包括:

1、生命的認識教育。引導聾生瞭解生命孕育(人、大自然)成長的規律,正確認識生命的共性和差異性,理解生命、敬重生命、熱愛生命;瞭解青春期生理、心理的發展特點,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正當進行同性、異性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與情感。

2、生命的保護教育。幫助聾生提高法制意識和普及法律常識,知道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從事非法行為,學會遵守社會公德與秩序;掌握應對突發事件(包括交通、溺水、拐騙、人身傷害等)、災難(包括地震、火災、洪水、雷電等)等方面的應急技能,提高安全係數;社會和大自然體驗,學會尊重生命、關懷生命,保護生態平衡。

3、生命的品質教育。著眼于聾生健康、全面的發展,為提升聾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品質奠定基礎:引導聾生正確看待自身缺陷,培養積極的自我認同感,包括自尊自信、社會角色認同、坦誠等,增強抗挫折能力,學會自我悅納;通過職業培訓,掌握一定的生存職業技能,利於畢業後的生存與就業;加強與健全人溝通的自信與技巧,與家人、朋友、義工等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為順利回歸主流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4、生命的價值觀教育。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樹立自己的人生信念,堅持不懈地追求夢想、實現夢想;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審美觀,追求美好的生活體驗,創造和實現生命的價值,增強生存的幸福感;學會用客觀的眼光看待社會和事物,明辨是非,做一名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

四、聾校開展生命教育實施的策略

(一)構建體系,營造氛圍

1、建立制度,形成體系

(1)在制度與管理上。學校成立開展生命教育活動的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制定年度計畫、學期計畫,實行針對性的教師考核準則,加強督導,以保證開展生命教育的有效實施。

(2)在生命教育內容上。根據不同的學段、學情,形成階梯式學習,不同學段定立不同的具體內容,由淺入深、由簡到繁,貼近聾生的生活,符合聾生的實際需求。

(3)在師資培訓上。學校把生命教育的有關內容作為學科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豐富和提升教師對生命教育的認識和實施技巧。普及心理學、健康教育等生命教育知識,提高德育隊伍的育人水準,確保開展生命教育的品質。

2、專題宣傳,達成共識

(1)充分利用好國旗下講話、晨會、宣傳欄、黑板報、校園網等管道,對聾生進行認識生命、保護生命、提升生命品質等方面的宣傳與教育,形成“敬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校園氛圍。在濃厚的氛圍中讓聾生“耳濡”目染,逐步提高對生命的認識和重視。

(2)開展“愛我生命”主題手抄報、黑板報比賽。通過活動進一步增強聾生對生命的理解與認同,由認識提升到行動上,主動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讓生命的種子在聾生心中生根、發芽、成長。

(3)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度,積極開展生命教育活動。學校在形成“全員參與、全員育人”的良好氛圍基礎上,制定相應的制度,有效開展檢查與督導,從而確保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4)發揮好團、隊的作用,重視對學生幹部的培養。在做好廣泛宣傳的基礎上,開展座談會、專題培訓、外出實踐等活動,提升團員、隊員及學生幹部對生命的認識與認同,並充分發揮他們在廣大聾生中的示範、引領作用,從而增強全校聾生對生命與生命教育的認識與理解,保障生命教育開展的品質。

(二)課程引入,學科滲透

1、開設生命教育課程。把生命教育列入學校課程計畫,每週至少12課時。並選用符合社會需要、聾生實際的科學的教材,根據不同學段進行梯度式的生命課程學習。每節課都要求有教學設計、活動安排、教學反思,以保證生命教育作為學科教學落實的有效性。

2、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依據聾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組織學科教研組開展生命教育的研究,選擇恰當的教育方法和教學手段,在各學科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及評價中,要更多地關注聾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結合學科內容有機地滲透生命教育,使聾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獲得發展。

(三)心理教育,健全人格

1、開展專題教育活動

依據聾生的群體心理特徵,多管道開展專題教育學習活動:①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每週1課時,有計劃、成體系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為培養聾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打下認識基礎;②利用好國旗下講話、晨會、班會、主題講座等活動管道,開展以“感恩”、“抗挫折”、“珍愛生命”等為主要內容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入貼近聾生的心理需要,優化聾生的心理素質;③通過觀看教育影片、參觀德育基地、手抄報競賽等活動,讓聾生深入瞭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自我心理調節的技巧,增強抗挫折能力,樹立積極向上的生命態度。

2、開展個性化心理教育

聾生因其自身仍有一些隱性殘障的不同(如:視力、智力等方面),且每個聾生的個性、成長經歷不同,其存在和表現出的突出心理問題也不同。這些情況要求教師在對聾生進行教育教學時必須做到因材施教,實行個性化教育:①個性化教育——教師根據每個聾生的特點設計個性化教育的目標、計畫與實施方案。在教育的過程中,採用冷熱處理、褒貶手段、區別對待等不同教育手段,施行有針對性的方法。同時,做好觀察和追蹤心理變化的記錄,建立個人的心理健康檔案。②正確評價聾生。在教育的過程及後期的評價中,要求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聾生,以個體評價為標準,以鼓勵性、表揚性評價為主,公平公正,真實地從各方面對聾生進行立體式的評價。

(四)主題活動,增強體驗

1、建立書香校園。鼓勵、引導聾生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通過不同形式閱讀科普、勵志、人文等不同書籍,加強優秀文化薰陶,教給聾生做人的道理,提高聾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並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聾生可持續發展。

2、加強安全教育。①強化聾生法制意識:以《殘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新交通管理條例》等貼近聾生需求的法律常識為重點,加強法制教育宣傳,提升和強化聾生的法制意識,學會理性判斷,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②掌握應急事件自我保護技巧:開展以“關愛生命”為主題的防震、防火等安全疏散演練,及急救知識教育,提高學生的逃生自救、互救技能,最大限度保護生命;③開展防拐騙、防溺水系列教育活動,製作宣傳小冊子,增強學生的防拐騙、防溺水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④舉辦青春期衛生知識講座,解決進入青春期聾生的困惑,幫助他們進一步瞭解自我,保護自我,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安全度過青春期。通過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聾生的自我保護能力,為生命安全構築堅實屏障。

3、開展藝體活動。根據學校的實際和聾生的身心特點,積極推進“陽光體育”、“體育文化節”、“校園藝術節”等活動的開展,並開設田徑、籃球、舞蹈、繪畫等適合聾生的課外興趣活動小組。通過豐富的藝術、體育活動讓聾生在快樂中,強健體魄、增強意志、陶冶情操,有效促進聾生身心健康的和諧發展。

4、參與社會實踐。實踐活動的體驗是激發聾生生命情感的重要載體:①組織聾生開展校內外文體、參觀、郊遊、聯誼活動,開闊聾生視野,增長見識,加強與社會溝通,學會與人交往,為聾生融入主流社會打好堅實的基礎;②結合“學雷鋒”、“勞動節”等節日,組織聾生到社區開展互幫活動、到大自然開展志願者植樹服務活動等;③組織開展義賣活動,讓聾生們體會到勞動的價值、社會的認可、人們的尊重;④鼓勵聾生參加省、市組織的大型活動與競賽,向社會各界展現自信、自強的風采,收穫存在的價值。通過不同的實踐活動體驗,進一步培養聾生樹立自尊、自立、自信、自強的精神,體會自身存在的價值,收穫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快樂,為回歸主流社會有尊嚴的生活,提高生命品質奠定基礎。

(五)課題研究,科研育人

1、學校充分發揮科研作用,營造氛圍,達成“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科研育師,科研育人”的共識。成立課題小組,申報生命教育相關課題研究項目,通過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的研究水準及育人水準,以推動生命教育的深入展開。

2、善於總結,推動科研成果的應用。在研究的過程中,結合聾生實際,把不同的科研成果應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如生命教育理論學習、生命教育內容設定、生命教育教材等,並注重經驗的反思與積累,形成學術論文、校本教材等,有效推動生命教育的深入開展與收穫成效。

(六)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立體合作

1、建立家長學校。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場所,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生命教育離不開家庭與家長的教育。由於聾生聽力和語言的障礙,造成他們與家長間的溝通存在著極大的困難。因此,學校要堅持辦好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生命教育知識的傳授。①可利用週末之機,組織開展“家長課堂”活動,向家長們傳授特殊教育、生命教育、手語溝通及聾生生理心理知識等,提高家長的教育、溝通等能力;②通過邀請家長走進課堂觀摩教學、參加親子運動會、文藝活動等,讓家長進一步瞭解學校、教師和聾生,不僅有效增強三方的情感,還營造了和諧的教育氛圍。家長學校的建立與有效開展,使家長對聾生的教育與關愛,成為自覺的、有意識的心靈引導,家校合作,為培養聾生的健全人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多種溝通平臺。其一,教師通過電話、“校訊通”、手機短信等交流平臺,向家長及時回饋聾生在校的思想、學習、生活等情況與變化,瞭解聾生在家的表現,實現雙向交流與溝通;其二,積極開展家訪活動,深入瞭解聾生生活環境,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的認知水準,促進家校溝通,營造和諧教育。家校兩者思想統一、溝通順暢、步調一致的教育,有效保障聾生健康、快樂成長,提升生命教育的有效性。

3、社會重視支持。加強廣泛宣傳,營造社會、學校、家庭共同關注聾生、關注聾生生命教育的氛圍。充分利用學校與家庭周邊社區的資源,積極宣傳,通過合作、聯誼、幫扶等活動形式,讓聾生走進社區,深入瞭解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讓廣大群眾走進學校、家庭,更走進聾生的心靈,共同擔負起教育引導的責任。

通過研究與實踐,學校不僅探索出一些開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徑與方法,還有效提升了聾生們對生命的理解、珍惜和尊重,為其今後回歸主流社會懂得尊重生命、創造和實現生命的價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學校也先後榮獲 “廣東省特殊教育先進單位”、“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聾生健康快樂成長,他們不僅在學習上有出色的表現,還積極參加國家、省市級各類文體比賽並取得優異成績。每年畢業的聾生都能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高一級學府就讀,就業的聾生也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生命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在流淌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轉彎,看到不同的風景,迸發不同的情感。作為特殊教育學校,作為特殊教育教師,我們要做的是引導聾生學會欣賞這些生命中的轉彎和風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活出無限的精彩。

 

 

五、參考文獻:

李曉燕。生命教育與青少年道德素質發展。山東大學,2007

高琪,張銳。生命教育的途徑。貴州教育,2005(04)

郭平。青少年生命教育現狀研究。華中師範大學,2009

馮建軍《生命與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

劉濟良等《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蔣惠珍。加強聽障學生生命教育的思考。中國特殊教育,2005,(10)。

%E8%81%BE%E6%A0%A1%E9%96%8B%E5%B1%95%E7%94%9F%E5%91%BD%E6%95%99%E8%82%B2%E7%9A%84%E5%AF%A6%E8%B8%90%E8%88%87%E6%8E%A2%E7%B4%A2
%E8%81%BE%E6%A0%A1%E9%96%8B%E5%B1%95%E7%94%9F%E5%91%BD%E6%95%99%E8%82%B2%E7%9A%84%E5%AF%A6%E8%B8%90%E8%88%87%E6%8E%A2%E7%B4%A2 %E8%81%BE%E6%A0%A1%E9%96%8B%E5%B1%95%E7%94%9F%E5%91%BD%E6%95%99%E8%82%B2%E7%9A%84%E5%AF%A6%E8%B8%90%E8%88%87%E6%8E%A2%E7%B4%A2